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洪蘭於5月31日晚上在佛光山東禪寺舉行馬來西亞的第三場系列講座,主題為「從大腦看領導與溝通的能力」,全場600名聽眾與總住持覺誠法師(前排右10)、洪蘭(右11)等大合照。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圖說:洪蘭在講座中指出,優秀的領導者需具備與大腦決策機制相符的特質:「擁有勇氣做出決定並承擔後果」,這是前額葉皮質成熟的表現;而「知識」則能強化判斷力,讓決策更具智慧。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圖說:一名青年在講座中認真作筆記,將洪蘭的經典詞句記錄下來。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圖說:一名青少年在現場向洪蘭提問問題。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圖說:講座後,舉辦洪蘭的新書簽書會,現場參與者皆大歡喜。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圖說:東禪寺大雄寶殿內座無席席,聽眾認真聽講,受益匪淺。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東禪寺講座 洪蘭分享「從大腦看領導與溝通的能力」
2025-06-05
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洪蘭在佛光山東禪寺講座中指出,優秀的領導者需具備與大腦決策機制相符的特質:「擁有勇氣做出決定並承擔後果」,這是前額葉皮質成熟的表現;而「知識」則能強化判斷力,讓決策更具智慧。
洪蘭在馬來西亞的第三場系列講座,5月31日晚上於東禪寺展開,主題為「從大腦看領導與溝通的能力」,巧妙地將神經科學與人文智慧相結合,吸引許多社會大眾、家長、教職人員、以及參加攜手同圓三好領學佛營學員等逾600名參與。
洪蘭強調,真正的領導者必須忠於自己的選擇,即使面臨失敗也不找藉口,並以謙虛的態度面對回饋。她以禪意比喻領導者應該保持開放心態,正如「茶杯空了才能裝茶,房間空了才能住人」,只有不斷讓自己保持空杯狀態,才能夠持續成長。
對於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別輸在起跑點」的焦慮,洪蘭引用腦科學研究予以反駁:「成功的人並非贏在起跑點,而是在關鍵轉捩點。」她進一步解釋,儘管過往的經驗會影響當下,但大腦具有終身可塑性,意味著有能力不斷學習並改變自己。指出「人不能被管理,只能被尊重」,領導者與其強迫控制員工,不如激發他們的自主動力。
在談到企業留才問題時,洪蘭分享一項有趣的科學研究資料:薪水並非員工留任的首要原因,反而排名第四。員工更重視的是「老闆是否重用他們」、「是否能夠發揮所長」,以及「團隊的和諧度」。強調領導者應該通過認同並強化組織文化來激勵團隊
「好的溝通不在於命令人去做,而是讓他們覺得這是自己想做的」,需要運用語言藝術,在對話中多用「你」,少用「我」,因為研究顯示「我」字的出現頻率是「你」的3倍。洪蘭進一步闡述「三種智慧」在人際關係中的應用:「打敗敵人是小智慧,分清敵友是中智慧,化敵為友是大智慧。」提醒大家,偏見往往源於大腦對情境的直覺解讀,而這一解讀一旦形成便難以改變。因此,在人際交往初期,應當植入正確觀念。真正溝通是「主動聆聽,設身處地」,才能達成雙贏的結果。
講座最後,洪蘭以「厚德載福,人情留一線」作為結語,呼籲大家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將科學與人文結合,運用腦科學智慧來提升領導力與溝通的品質。
在隨後的提問環節中,與會者積極提問有關大腦與學習、如何運用大腦促進自我成長以及大腦與禪修等問題,洪蘭也耐心地為每位提問者解答。
本次講座由佛光山與佛光會主辦,拉曼大學為指導單位,《星洲日報》為支持媒體夥伴,協辦單位包括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中馬協會東禪第三教師分會與馬來西亞佛光青年團等。出席講座的還有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東禪寺法務監寺覺五法師、東禪寺社教監寺有航法師、東禪第三教師分會會長彭子悅等佛光人。
洪蘭在馬來西亞的第三場系列講座,5月31日晚上於東禪寺展開,主題為「從大腦看領導與溝通的能力」,巧妙地將神經科學與人文智慧相結合,吸引許多社會大眾、家長、教職人員、以及參加攜手同圓三好領學佛營學員等逾600名參與。
洪蘭強調,真正的領導者必須忠於自己的選擇,即使面臨失敗也不找藉口,並以謙虛的態度面對回饋。她以禪意比喻領導者應該保持開放心態,正如「茶杯空了才能裝茶,房間空了才能住人」,只有不斷讓自己保持空杯狀態,才能夠持續成長。
對於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別輸在起跑點」的焦慮,洪蘭引用腦科學研究予以反駁:「成功的人並非贏在起跑點,而是在關鍵轉捩點。」她進一步解釋,儘管過往的經驗會影響當下,但大腦具有終身可塑性,意味著有能力不斷學習並改變自己。指出「人不能被管理,只能被尊重」,領導者與其強迫控制員工,不如激發他們的自主動力。
在談到企業留才問題時,洪蘭分享一項有趣的科學研究資料:薪水並非員工留任的首要原因,反而排名第四。員工更重視的是「老闆是否重用他們」、「是否能夠發揮所長」,以及「團隊的和諧度」。強調領導者應該通過認同並強化組織文化來激勵團隊
「好的溝通不在於命令人去做,而是讓他們覺得這是自己想做的」,需要運用語言藝術,在對話中多用「你」,少用「我」,因為研究顯示「我」字的出現頻率是「你」的3倍。洪蘭進一步闡述「三種智慧」在人際關係中的應用:「打敗敵人是小智慧,分清敵友是中智慧,化敵為友是大智慧。」提醒大家,偏見往往源於大腦對情境的直覺解讀,而這一解讀一旦形成便難以改變。因此,在人際交往初期,應當植入正確觀念。真正溝通是「主動聆聽,設身處地」,才能達成雙贏的結果。
講座最後,洪蘭以「厚德載福,人情留一線」作為結語,呼籲大家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將科學與人文結合,運用腦科學智慧來提升領導力與溝通的品質。
在隨後的提問環節中,與會者積極提問有關大腦與學習、如何運用大腦促進自我成長以及大腦與禪修等問題,洪蘭也耐心地為每位提問者解答。
本次講座由佛光山與佛光會主辦,拉曼大學為指導單位,《星洲日報》為支持媒體夥伴,協辦單位包括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中馬協會東禪第三教師分會與馬來西亞佛光青年團等。出席講座的還有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東禪寺法務監寺覺五法師、東禪寺社教監寺有航法師、東禪第三教師分會會長彭子悅等佛光人。
最新消息
東山分會以慈善福利社會 響應零飢餓稻米捐贈
2025-11-17〔三好校園〕寫扇揚善助弱勢 培養童真善知識
2025-11-17菲律賓三皈五戒 修行更上一層樓
2025-11-17喬克托族部落文化節 丹佛佛光人交流與會
2025-11-17新化國小校園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人生
2025-11-17萬華二會偕汐止二會 號召捐血暨蔬食A計畫聯署
2025-11-17新加坡佛光山佛學慧考 實踐佛光精神
2025-11-17同心之旅開營啟航 三好兒童齊聚學佛
2025-11-17新營講堂佛光家庭慢活閱讀暨VEGRUN公益 走讀花都佛教藝術
2025-11-17緣起至朝聖之路攝影展 引領多倫多佛光人看見信仰
2025-11-17
相
關
消
息







